欢迎来到华联金融网
华联金融网
当前位置: 华联金融网 > 信托 > 正文

论持久战中日本有哪些劣势?

作者:admin 日期:2024-09-04 01:13:56 浏览:251 分类:信托

在论持久战里,着重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中日双方的特点。

比如日本方面特点是:日军军力强大,政治组织力强,经济力强大,但是同时他们地小物乏,在战争上是退步的、落后的;中国方面特点是:军力弱小,经济能力弱小,但是地大物博,战争是正义的,是进步的。

根据这些特点,逐一的分析,便可以制定相应战略方针——持久战。

持久战的诞生,是用于我方极弱情况下,战胜对方极强的一种方法,这对于绝大多数人,绝大多数企业来讲,都是适用的,因为这个世界上,弱者占绝大多数。

从这个角度上看,我们先要以《论持久战》前半部分的“矛盾分析法”为核心,对行业发展、企业发展、个人发展做出一个正确判断,再以《论持久战》后半部分为参考,做出具体明确规划,达成目标,达成战略上的目的,我想这对于企业和个人一定是有十分积极的意义。

矛盾的内在因素、外在因素

日本方面特点:

1、日本是强国:日本的政治组织、经济、军事在世界上都是第一等的。

2、日本是小国:日本地小物贫,其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均感不足。

3、日本的政治制度是先进的,但是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是衰退的。

日本帝国主义制度的高峰红利期已过,目前正处于退步期。

4、国际援助相对较少

日本虽然会获得法西斯方面的援助,但却要面对更强的反法西斯力量。

中国方面特点:

1、中国是弱国:中国在政治组织、经济、军事方面均不如外国。

2、中国是大国:中国地大物博,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十分充足,能够支撑长期作战。

3、中国的制度是落后的,但是各党派制度的发展正处于前进期。

中国已经出现了资产阶级,无产阶级,资本主义,社会主义,还出现了共产党,整体的制度处于发展阶段。

4、国际援助多

中国的战争是反侵略,反法西斯战争,是正义战争,会获得国际的同情与支持。

六、矛盾的阶段性变化

(一)矛盾双方的现状

1、日本方面:日本有一个优势因素,三个劣势因素,劣势因素的数量要比优势因素的数量要多。但是日本三个劣势因素的不利程度较小,一个优势因素的有利程度较大。因此,日本一个优势因素的有利力量超过三个劣势因素的不利力量,日本整体力量是相对较强的。

2、中国方面:中国有三个优势因素,一个劣势因素,优势因素的数量比劣势因素的数量多。但是三个优势因素有利程度较小,一个劣势因素不利程度较大。因此,在整体上劣势超过优势,中国的整体力量是相对较弱的(劣势的整体力量超过优势的整体力量)

3、综合分析:日本的整体力量相对较强,中国的整体力量相对较弱。

(二)中日双方的阶段性变化

前提:中国能够使用正确的政治战略方针,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。

日本方面:

1、日本的有利力量会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减少。

2、日本的不利力量会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增加

中国方面:

1、中国的有利力量会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增加

2、中国的不利力量会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减少

3、整体形势变化:日本由强转弱到走向失败,中国由弱转强到走向胜利。

最终结论:中国会胜利,应当坚持持久战。

七、政治方面战略方针

一、政治目的:驱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,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

二、政治方针: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,团结所有人民、阶级、党派

做全民的政治动员,深入群众

三、动员策略

1、动员内容

1、告诉所有人民群众为什么打仗,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。

2、告诉所有人胜利的步骤和政策,例如《抗日救亡十大纲领》

2、动员途径

靠口说,靠传单布告,靠报纸书册,靠电影戏剧,靠学校,靠民众团体,靠干部人员。

3、动员方法

1、要切合大众口味

a不要把政治纲领念给老百姓听,这样是没人会听的。

b要联系战争发展的情况

c要联系士兵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

2、要经常性的宣传,把战争运动变成经常的运动。

八、军事方面战略方针

持久战的三个阶段

战争目的:消灭敌人,保存自己

战略方针:持久战

第一阶段:敌之进攻,我之防守——标志:卢沟桥事变,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

具体实施:以运动战为主,以游击战、阵地战为辅

第二阶段:敌我僵持阶段——标志:日军改变战略方针,1938年到1943年底

具体实施:以游击战为主,以运动战、阵地战为辅

运动战方针:外线速决战

第三阶段:我之反攻,敌之防守——标志:德国法西斯投降,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,1944年初至1945年8月

具体实施:以运动战、阵地战为主,以游击战、阵地战为辅

免责声明: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 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(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,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,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!)

友情链接